第260章 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3)
对屋子里的这帮电视台的台柱子、各个部门的大那还不太熟悉,虽然无法忍受呛人的烟草味,但她一直没有提出异议。>
吴长义本来想发火,可坐在他一边的陈一平就是个老烟枪,老陈是电视台的创台元老,他不好不给面子,于是委婉的道:>
“在座的各位,除了老陈之外,其他人如果实在烟瘾发了,就先到走廊里把烟抽完了再进来。我们要照顾到会议室还有其他女士。”>
老陈一听,嘿嘿一笑,“我带头,先熄了烟,好好讨论讨论剧本的问题。”>
老陈果然把抽了一半的烟摁在面前的烟灰缸里,其他人见状,也纷纷摁灭了手中的烟。过了一会儿,室内空气慢慢清新起来。>
等到范心怡发完资料,大家低头看了大约十分钟,吴长义道:>
“电视连续剧的大致内容大家都看过了,现在大家讨论一下拍摄的可行性。我先说一下我的感觉,我觉得这个本子不错,符合当下主流价值观,也容易获批,接下来大家畅所欲言,有什么说什么。”>
台长一句话定了性,除非你是傻子,才会故意对着干,在坐的人都心领神会,现在不是讨论要不是拍,而是怎么拍的问题了。>
周道把修改过的本子拿出来,先递给吴长义,吴长义翻了翻,点点头,又递给了陈一平,陈一平是个老新闻工作者,对文字相当敏感,大体翻了几页,就频频点头道:>
“刚刚看了内容简介,首先觉得体材不错,现在看看本子,作者的文字功底和驾驭故事的能力也相当强,是个人才,听说这是周道挖掘出来的剧本,既然过了周主编和吴台长的手,想来剧本是没有问题的。我同意立项拍摄。”>
丁全盛看了一眼周道,心想又是这个周道出了风头!但碍于正副台长都支持,他要真是不同意,那就是跟台长对着干了。>
“吴台长,陈台长,我们宛都的确需要拍一部像样的电视连续剧,但主要问题是,钱从何而来?剧组如何建立?还有演员从哪里来?我们电视台主要是搞新闻的,影视人才几乎没有储备,首先要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进行立项。”>
总编室李玉在上次竞岗报社主编时被周道比出了丑,一听到周道的事心中就窝火,他也附合道:>
“丁主任讲的意见我同意,我们虽然需要拍一部电视剧,但目前看来,条件并不具备,如果等各方面条件都具备再拍,会更稳妥一点。”>
听起来都是反对意见啊,吴长义没料到一个好项目居然这样难以达成共识,他转向周道,“周道,你来说说。”>
周道挺直了腰身,道:“刚刚丁主任、王主任的意见我都听了,的确有道理。但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条件不够,就不用干的话,那几乎所有事都是没办法干的。>
在吴台长、陈台长创办宛都电视台的时候,上级只给了一台旧设备,甚至除了财务人员连其他新闻专业人员都没有,请问在坐的各位,你们是等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了才来到电视台的还是在电视台一边发展一边加入进来的?”>
这明显的是用几句话把丁全盛顶回去了,丁全盛面露愠色道:>
“周道,我知道你办报纸不错,但办报纸跟拍电视一样吗?”>
周道笑笑,“丁主任,你忘了我是从电视专题部改行办报纸的。”>
丁全盛:“你……”>
大家听了周道的话,觉得这小子虽然说话有点狂,但说的是实事,李进本来也想反对一下,但他跟周道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就没有出声。>
丁全盛觉得自己的面子掉了,在被噎了一下后,终于回过神来:“周道,你组建电视摄制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