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74章 是你懂涡扇10还是我懂涡扇10?(2/3)


只可惜作者断得一手好章,在高潮部分戛然而止,并宣称在后面发行的画册杂志中,还有更加详细的内容。

好奇之下,常浩南又找到了那份装帧精美的杂志。

然后就绷不住了。

杂志里面的内容确实非常详细。

不仅有大幅的彩色照片,还用了十几页的篇幅,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涡扇11发动机”随歼11一同引进、国产化并进行改进升级的历程——

没错,这篇文章把涡扇10描述成了31的升级型号。

又因为是装机对象是歼11,所以直接给按了个涡扇11的名字。

其中甚至还有“俄方技术人员”发表的回忆和评价,以及发动机的详细技术数据等。

给常浩南看得一愣一愣的。

如果不是包括型号名称、总师身份、研发单位和重要时间节点在内,根本没有一个标点符号是正确的话,他甚至会以为是不是研发团队里面哪个人泄密了。

显然,这位作者没有任何内部消息源。

但能在纯架空的条件下洋洋洒洒写出这么一篇东西……

文学水平确实非常了得。

常浩南哭笑不得地指了指那本杂志:

“这怎么说的跟真的似的……”

坐在对面椅子上的章亮平探过头看了一眼,也跟着笑了出来:

“嗐……内容不重要,民间的瞎猜嘛,主要是民众对于咱们新发动机的期待和呼声很高……”

“我跟您说,这本杂志定价20块,我那天加价加到50,才从那书摊老板手里抢到。”

显然,他之前也看过,知道里面写的内容是些什么。

常浩南听罢人都惊了,但一时间又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只好无奈地摇摇头:

“也不奇怪,写的确实好。”

“多亏了涡扇10是我自己设计的,否则我看见这篇……文学作品,估计都要信个三分……”

……

就在常浩南准备看看后面还会有什么离谱内容的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却突然响了起来。

章亮平赶紧起身,示意自己先到外面去等。

常浩南接起电话。

那边响起了一个稍显陌生的声音:

“常总,我是航空工业集团梁卓平。”

常浩南过去的老上司。

不过,二人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直接接触。

毕竟常浩南基本都是直通丁高恒,后来两边分了家,交集就更少了。

“梁总,您好您好。”

常浩南一边回答,一边想着对方找自己能有什么事情。

“航技那边刚刚传过来的消息,他们接到一份来自达索航空华夏大区负责人奥利弗·魏利签名的合作邀请函。”

梁卓平开门见山:

“达索方面的意思是,他们目前的几个主力型号公务机都是针对欧洲市场设计的,因此希望能跟我们合作,开发一款能够适应华夏和北美市场的新型号。”

航空工业总公司分家之后,华夏航技并没有跟着分家,而是仍然挂在航空工业集团。

毕竟在当时看来,华夏要想单独出口航空发动机,可能还得些时日。

就算有,只要业务量不太大,那继续沿用航技的渠道也没什么问题。

而听到梁卓平的话之后,常浩南的第一反应就是离谱:

“跟我们合作开发?”

虽然华夏如今的经济水平一路飞速增长,但仍然处在“进步快是因为起点低”的阶段,至少在99年这会,要说布局公务机这种高端市场,还是稍微早了亿点。

更别提联合研发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