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战略忽悠的意外效果(2/3)
“那……是不是也可以借鉴十一号工程的思路,交换一些我们,或者是其他兄弟单位急需的技术?”
“这个么……”
常浩南没有马上给出回应,而是低头略微思索了一会:
“法国人手里确实有不少我们需要的技术,但是达索和斯奈克玛未必,尤其是我们在飞机和发动机两个方面都已经确定了发展方向,也不可能再继续走法国人的路子……而且搞技术交换类型的合作,还涉及到很深的互信问题。”
“互信……他们都已经找我们帮忙搞发动机了,还谈什么信不信……”
83最新地址
“不是他们和我们之间的互信。”
常浩南摆摆手,解释道:
“是他们内部的互信,整个阵风项目里面不止涉及到达索和斯奈克玛,还有泰雷兹、萨基姆、火炸药集团公司这些,相对来说,我方更感兴趣的是泰雷兹的光电设备,还有火炸药集团公司的无烟推进剂之类的技术。”
“之前我们跟俄国人能以技术交换的形式合作,是因为咱们这边有国防科工委,他们那边也有一个能整合大部分军工业务的国防武器出口公司,但这次我们是跟法国人做生意,泰雷兹怎么可能付出自己的技术帮斯奈克玛解决问题?”
虽然上面提到的几家公司都算是法国国企,但法国的国企和华夏的国企之间还是不能直接对标的。
在华夏这边,电科集团用自己的技术换到了航空工业集团需要的技术,然后可以在科工委的协调下通过内部结算机制来抹平双方的得失。
而要是没有这样的平台和机制,就得签署极其复杂的多方权利转让合同,相关扯皮扯上十来年都很正常。
……
与此同时。
“华夏人突然搞出来了一种第三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这件事,无论是放在航空界还是军事界,都算得上是个不小的新闻。
因此,关注到这一点的自然也不可能只有法国人。
至少,当天到过阅兵现场的白礼德和周瑞夫二人,也在洗出照片之后,很快从中发现了端倪。
当然,他们作为武官,本身就担负着开源情报收集的任务,肯定不可能随便猜猜就完事了,而是要把分析结论写成书面报告提交上去的。
但开源情报收集,前提是得有开源情报。
现在手头只有几张照片,而且还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拍下来的,显然分析不出个一二三来。
他们也只能借鉴一下“同行”的结论。
“准将,国内似乎有不少评论员认为,这个新型号发动机可能是56核心机的基础上发展的。据说在大概十年前,华夏曾经通过法国人那边的关系,搞到56的相关技术资料,然后以f110ge100发动机为蓝本,搞出了这个对标的型号。”
白礼德把几份报纸放在周瑞夫面前,然后说道。
其中也包括常浩南此前曾看过的那份。
当然,还有后续的、更加详细的报道。
只不过,最开始的那篇文章似乎给这件事定下了一个基调,导致至少七成以上的西方媒体,都倾向于在其基础上展开分析。
当然,这也符合这个年代的思维定式。
毕竟歼10首飞之后,还有不少媒体宣称是仿制了大卫国的狮式战斗机呢。
不过,周瑞夫到底是空军准将,半个航空专家,对于这种说法直接就是一个嗤之以鼻:
“我看过半个月前简氏防务周刊上面的那篇文章,虽然写的很有道理,但那个作者我认识,大概六七年前就已经离开通用电气了,他这么写,只是为了给自己那个‘通用电气前高级工程师’的身份贴金而已。”
“再者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