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五章 督市、转运(2/3)

庐江郡试行,所以两个官位都由刘基来选用。

不过众人很清楚,如果这项政策效果不错,将来恐怕会在扬州、乃至徐州、江夏一起实行。

到时,就会真如刘基所言,督市监是地方署官,转运司是中央直属。

转运司将承担起地方和中央的连结作用,将来的地位会非常重要!

而这,同时还暴露出刘基的雄心——他此刻已经在考虑州级乃至国家级的治理方案了!

刘基见众人没有再反对,于是先敲定两个官员的人选:“转运使职务重大,就先由顾元叹担任吧!当务之急是在郡内收购余粮,筹备储粮!”

顾雍没想到刘基会把这个重要的职务交给自己,要知道他刚刚可是反对刘基新政的急先锋啊!

然而任命下达,顾雍不可能拒绝。他甚至都不能故意把事情搞砸,不然傻子都会知道他是故意违抗刘基的指令。

“在下领命!”

然后刘基继续说:“至于督市监嘛,我看就先交由蒋公琰担任吧!元叹、公琰,你们尽快拿出一个章程来,到时本督和子布、子扬一起看一看!

“所需人手,你们先自己做主挑选,之后本督会出台新的选用人才和培养士子的政令!”

顾雍和蒋琬拱手:“诺!”

之后,众人下去操办政务。

当天,顾雍挑选故吏、门客十余人,不声不响地在舒县、皖县等地收购粮食。

十日内,顾雍便花费八千贯,收上来六千多石粮食。顾雍还因此得到了刘基的褒奖,因为顾雍依靠吴郡顾氏的名望,以低于市价两百钱的价格收购粮食,算是超额完成任务!

即使多收的几百石粮食并不能解决大问题,但能省总是好事。

但同时,顾雍还报上来一则消息,那就是庐江各豪族也在暗中囤积粮草,恐怕是想将来趁着粮食歉收来一次趁火打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基对此早有预料,发国难财是豪族最擅长的手段,一点都不让人感到意外。

刘基只是让顾雍抓紧时间,把府库里的钱换成粮食。

七月末,督市署和转运司的章程也在之后被顾雍和蒋琬提交上来,刘基在张昭、刘晔的辅佐下,完善二人提交的章程。

大家协商多日,最终敲定实施之法,然后到各乡县贴出告示,告知郡内百姓。

按照督市署的章程,庐江郡内的粮(米、粟)、盐、铁、酒、陶等物必须在各县开设的官市中贸易。入市和出市都不收税,只对成交的商品收取一成榷税。

这里并不是说百姓就不能私下交易日常用品了,只是粮食、盐、铁这类重要的、或高价值的战略物资必须在官市中交易。

百姓们平常买个菜,扯匹布,还是不用专门到官市里买。当然官市并不禁止商家兜售其他物品,但会收税。

而且,刘基的官营依旧和当初官铁一样,不禁止民间售卖上述的盐、铁、酒、粮等物资,国企和私企同场竞争,以此扼制恶商抬高或压低物价。

同时刘基还给官市来了个配套利好政策,那就是取消庐江境内的关税,鼓励境内的商业活动,吸引周边郡县的商人来庐江做生意。

出人意料的是,督市署的政策竟然受到了百姓和商人们的拥戴!

首先,民间早有赶集的传统,这是从上古时期就流传下来的习俗。

但是民间自发性的集市上,各种商品的定价都是很模糊的,完全依靠买卖双方协商,盈亏也有运气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