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典故【中杯】(1/3)
第二天一早,冯一博和薛蟠都起了。>
贾琏却还没醒。>
两人也不等他,就到薛母这边请安。>
这次南下扬州,冯一博没带尤氏姐妹。>
只带了个香菱跟着伺候。>
毕竟岳父病重,他带两个小妾过去,也不是那么回事。>
薛蟠本是浮萍心性,今日爱东,明日爱西。>
早把香菱忘在脑后,见了也只觉眼熟。>
并未往那次两人冲突上想。>
说来,他之前第一次见到黛玉,也有一瞬间整个人都酥了。>
那种气质是他不曾见过的。>
虽然他学文不成,但薛家骨子里还是有文人的基因。>
到底喜欢脱俗的。>
当初他一眼相中香菱,大抵也是如此。>
只可惜空有眼光,却没运气。>
次次都被冯一博捷足先登。>
他见到黛玉的时候,就是在黛玉和冯一博定亲之后了。>
薛蟠虽然有些呆愣劲儿,但也不是真的傻。>
自然知道什么样的该惦记,什么样不该惦记。>
冯一博原以为,黛玉和宝钗知他过来,可能会害羞回避。>
就带了香菱一起,到时候也能代他去探望一二。>
没想到,他和薛蟠一上船,薛母直接就留两人一起用饭。>
还把宝钗和黛玉也都叫了过来。>
有薛母这个长辈,还有薛蟠这个长兄在。>
宝钗倒也不必刻意回避什么,黛玉自然也是一样。>
何况三人也都定亲,早晚也要有接触的机会。>
用罢了早饭,船已经启动。>
几人就聊起了家常。>
薛姨妈知道宝钗和黛玉,对冯一博的过往好奇的很。>
便由她这个长辈先打开话题,问道:>
“一博小小年纪,就中了探花,必定吃了不少苦吧?”>
“回伯母的话,苦是肯定有的。”>
冯一博面带微笑,却话锋一转,道:>
“但我从小就知道,读书苦一阵子,不读书就要苦一辈子。”>
他先把基调定下,才又解释道:>
“冯家只是普通乡宦,我若不读书,就只靠家里的几亩薄田度日,怕一辈子连金陵都出不得。”>
这话一出,对面三女都是频频点头。>
就连薛蟠都一副深以为然的模样。>
就在薛姨妈有些奇怪儿子是不是开窍了。>
却听薛蟠一边点头,一边说道:>
“确实如此,家里不行才只能读书,像我们这样的人家,读书更好,可不读也行。”>
似是难得说出这么有道理的话来。>
薛蟠一脸自得的一指自己,又道:>
“就算只识几字,不也一样能活得自在?”>
差点以为他长进了呢!>
薛姨妈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宝钗和黛玉也是强忍笑意。>
“文龙兄此言差矣。”>
这货的阅读理解能力,多少有些点偏了。>
全往利于自己的方向理解。>
冯一博微微摇头,笑着反驳道:>
“对于我这样的乡宦人家,读书是敲门砖,是一展抱负的唯一途径,也是必不可少的进身之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