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孤女孤僻都孤高,丧事喜事生意事(2/5)
见黛玉一脸可惜,妙玉以为她要道歉。>
心下顿时有些瞧之不起。>
若是黛玉道歉,不仅是尝不出水的俗人。>
以后难免还要低她一头。>
可没想到黛玉说到此处,却话锋一转:>
“好在我喝了也觉不错,倒不算糟蹋了姐姐的心意。”>
“只要喝了不错,就不算糟蹋?”>
妙玉听了先是皱眉,重复一遍。>
说完,不仅没有生气,竟还转怒为喜。>
露出笑意,点头道:>
“终有句话算是明白的。”>
这下黛玉心中微微一松,确认了一点这个姐姐。>
之后又故意谈起诗词,论起文藻。>
当黛玉听她说诗词时。>
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
只有两句好。>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随后论起文藻。>
又张口闭口称赞,文是庄子的好。>
黛玉就大致摸清了这位庶姐的性子。>
只一味往世外,往高了去就是。>
必能得她的心。>
说实在的,黛玉能这么快弄明白。>
是因为她自己曾经就是如此。>
说白了,就俩字。>
文青。>
黛玉以前只觉“众人皆醉我独醒”。>
她苦心孤诣学文章,只觉不比男儿差上丝毫。>
但从母亲去世,离开家出来之后。>
黛玉经历了太多。>
尤其是后来父亲又病重的那次。>
更是让她明白。>
孤高是最没用的。>
好在她虽没用,但父亲早就给她找了一个有用的夫婿。>
若非有他在,别说孤高,怕早就成“孤女”了。>
当然,黛玉也不知,妙玉比她还要可怜百倍。>
因为成了黛玉的“替身”。>
自六岁起,妙玉就住在玄墓蟠香寺。>
身边除了师父和两个丫鬟婆子。>
就只有青灯古佛为伴。>
慢慢地,就养成了极为孤僻的性格。>
林姑姑见她如此,便想了个办法。>
找了家有女孩儿,又缺房子住的老亲。>
以极低价格,把寺庙里的房子赁出去。>
于是,妙玉才算有了个年纪相差不多,能说几句话的伙伴。>
她嘴上不说什么。>
但每天都竭尽所学,去教人读书认字。>
只是她性格已经成形,终究再难放开自己。>
即使是那位伙伴,却也每每总觉得她孤高难处。>
更何况是其他人。>
好在,孤高总比孤僻好。>
林姑姑到底是出家人,见状便也随缘去了,>
如今黛玉三下五除二,就轻易摸透了如白纸一样的妙玉。>
稍稍拿出些以前孤高时的东西,两人便达成君子之交。>
再往来两回,倒是让妙玉心下有些惺惺相惜的玄妙。>
甚至怀疑是血脉的缘故。>
因为,这是她第一次。>
生出一丝知己之感。>
就连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