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秭归易手,巫郡成立!(3/4)
“此地图贵国诸公已经看过了,他们都表示若要制定详细策略,还需与荆州方面主帅一同参详!”>
此时陆抗脑中所有关于防区收缩的埋怨都没了,只觉得光凭这份地图,建平交换的就不亏!>
地图中水路、山脉一览无余,陆抗瞬间冒出了许多进攻魏国的方案!>
堂内的氛围终于被宗预带动,大家也一个劲的分析起两国守望相助的具体措施!>
而宗预行事也颇有长者之风,在场不论吴国还是汉国,都很快的被其折服!>
众人很快便达成了统一战线!>
...>
季汉成立的巫郡很快被吴国认可!>
而苦逼的建平太守盛曼便只有信陵一县之地了。>
好在移交之前,吴国已经秘密令他转移了秭归等地多数大族!>
到季汉手上的便只有八千多户了!>
向条和李密将出使的结果汇报完后,刘禅便和诸葛瞻谈论起巫郡的驻防。>
“如今永安有兵一万,宜分兵三处,分别于永安、巫县、秭归驻军!”>
“各地驻军宜在五千,因此还需在巫郡招兵五千!”>
“依旧由阎宇督巴东、巫郡,驻地永安!”>
“善!”>
任用阎宇,刘禅还是很放心的。>
“阎宇麾下领军罗宪,可独立领一军!”>
“善!”>
罗宪虽为黄皓不喜,但也是个有才华的,刘禅将他放到阎宇这里历练的也差不多了。>
根据阎宇的汇报,此人可保东部无虞!>
但问题来了,巫县、秭归都需都督,如今却只有一位可以胜任,还有一位该找谁呢?>
这件事情,刘谌还真的和诸葛瞻讨论过,他倒是有一个安排。>
毫无疑问,这个位置要荆州人、益州人搭配!>
益州人中刘谌有两个人选,一是尚书郎黄崇、一是郫令常勖!>
相比而言常勖不仅做过主抓人事的尚书左选郎,还做过督军,履历可比黄崇好多了!>
至于荆州人里,刘谌提名了两个人选,分别是骑都尉马秉(马良之子)、步兵校尉习隆。>
马秉的资历更为深,但是年岁颇大,已有五十,恐怕难以胜任,习隆倒是不错。>
除了这两人,刘谌还提名了骑都尉诸葛尚、诸葛显(诸葛乔之孙)!>
诸葛瞻对于诸葛尚还是很了解的,为将可以,为前线都督却差了点,至于诸葛显为文书倒是不错。>
思来想去,诸葛瞻还是向刘禅建议以习隆为主,都督巫县,常勖则为习隆贰佐!>
黄崇和诸葛尚则被安排到了阎宇的军中,驻守永安,掌控大局!>
至于诸葛显,却是被安排至罗宪军中,都督秭归!>
秭归毕竟属于前线,与吴国相接!>
而诸葛显本人则已经归于诸葛谨一脉!>
有诸葛显在或可有效的和吴国人联络!>
注1.蒋琬意欲从汉中下上庸出自《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琬以为昔诸葛亮数闚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而众论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於是遣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等喻指。>
注2.关于施绩暗通季汉出自《三国志·卷五十六·吴书十一·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太平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