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精神战法(2/5)

>

学者所造之物更像是能量体,由学者的精神力所凝结,但它也不完全虚幻……”

邓恩说着,心神一动,茶杯就飞向了林恩。

林恩接过来,茶杯入手没有半点重量感。

质量为零吗?

不一定,也许只是太轻了,所以感觉不到。

能量要折算成质量,要除以光速的平方,当然前提是这个宇宙也遵循相对论。

想来这个宇宙的光速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邓恩随手放出的一团能量肯定不多,换成质量大概是0.00000000001克。

到底是不是实体呢?

林恩想验证这个想法,于是他松开了手,茶杯没有落地,反而静止在半空中。

看来不是实体,至少不是寻常意义上的实物。

否则的话,茶杯会因为过轻的重量和较大的体积,借着空气的浮力向上漂浮。

这时候,邓恩拿起桌上的茶壶,向能量体茶杯里倒水。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茶杯稳稳的盛住了水,一滴都不漏。

“可以喝喝看。”

听到邓恩的话,林恩也不客气,他拿起茶杯,将里面的茶水一饮而尽。

毕竟是一个金罗兰一壶的养神药剂,喝下去对精神力大有好处的。

邓恩说道:“精神力所创之物,虽然不能稳定存在,但却具有一些与真实的物品相同的特点,最早的炼金师,他们就梦想可以创造出于真实黄金一模一样的金子,但他们研究了这么多年,依旧没能成功。

不过你可不要小瞧炼金师,他们的造物能力远超我们这些数学家,可以造出留存上百年的东西,他们更了解物质的结构,可以创造许多你想象不到的小玩意儿,比如念力炸弹,可以瞬间将一个人炸得粉身碎骨。”

林恩一字一句听得非常认真,邓恩说的这些,都是凡人完全不了解的领域。

“老师,炼金师能创造生命吗?”

“不能。”邓恩摇头,“学者不管创造什么,都必须对它的构成有一些了解,也就是了解自然规则。

比如刚才我创造出的这只玻璃茶杯,是因为我了解玻璃的原材料以及制造过程,对学者来说,对一样东西了解得越透彻,那么创造出来的东西就越贴近真实,存在得也越久,且消耗的精神力越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生命太复杂了,它超出了人能理解的范畴。”

邓恩正说着,他指尖上的玻璃茶杯就消失了,它化成无数细小的光粒,消散在虚空之中。

邓恩耸耸肩:“你看到了,我对玻璃的制造只是一知半解,所以这只玻璃杯只能存在十几秒钟,不过……就算是那些从事过玻璃生产的炼金师们,他们创造出的玻璃杯,也不能永久存在。

这让许多学者怀疑,我们的原子学说还不够完善,所以我们创造出的物品,有着一些缺陷。”

林恩若有所思的点头。

纵观地球人的微观世界认识史,早在公元前就有人提出了原子说,但那种朴素的原子学说只是基于猜想,没有太多价值,真正科学的原子说,是近代道尔顿的功劳。

到了二十世纪,卢瑟福、波尔、杨振宁等等,不知多少大神不断的更新微观世界的理论模型。

直到2012年,标准模型预言的上帝粒子被发现,人们都依然在为微观世界的模型建设,添砖加瓦。

然而,标准模型依旧有中微子震荡等等解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