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拔寨南渡(4/5)
,都被杨夫子忍痛放弃了。>
相较于文化,此时此刻,活下去才更重要。>
金银这些阿堵物,可是维持生存的好东西。>
可惜寨子里发现的不多。>
应该是转运走了,或是没运回来。>
目前的人员数量,杨博也没有具体的数字。>
三四千应该是有的,还有一部分跟着关三郎提前走了。>
三四千人,全部都是精壮甲士。>
这次杨博没让他们解甲。>
现在不管是牛车、马匹,还是甲士,都在尽可能的负重。>
身上的战甲脱下来,只能扔在荒野里。>
这样的浪费就是犯罪,杨夫子是不允许的。>
从刘家寺大寨,到金六郎定的汇合点。>
十几里的路程,也能完成最初的人员筛选,>
三四千人,杨博自认是指挥不了的,不如精简一下。>
金家寨的人马出了大寨。>
上官悟那边得了杨夫子的吩咐,很快就跟了出来。>
但汴梁城的军民人数太多,上官悟这边也不能如臂使指的指挥。>
具体出来的人数,上官悟也是不清楚的。>
杨博看了一眼上官悟的人马,至少是自己手下人马的两三倍。>
而且人员有些杂乱,嘱咐了一下金二,两队人马就隔开了近百米的距离。>
上官悟那边也很配合,一路约束着人马,保持好两个队伍之间的距离。>
现在可不能乱。>
一旦乱了,自己那点可怜的兵马,能不能拢起来,就不好说了。>
两队人马一前一后到了汇合点,从心里泛着苦涩的金六郎无奈开口。>
“小夫子,这……”>
望着几乎绵延到刘家寺大寨的队伍,金六郎的脑袋都快炸了。>
后半夜关三郎到了,百十船载的都是衣甲兵器,已经让金六郎有了不好的预感。>
再看到大概两三万人的队伍,金六郎的心态彻底崩了。>
这是南渡,汴梁周围交通断绝,四处都有金贼的马队。>
几万人的大团伙,在野地里蹒跚而行,那不是找死吗?>
“无妨!>
六郎,且去拣选精壮的人手。>
尚有余力的,都交给金二统辖。>
上官悟那边的精壮,也可以选一批。>
有了精壮的甲士,金贼来了,咱们也能挡一阵。”>
杨博大概知道金六郎在担忧什么,但没有办法。>
金家寨的是人,汴梁的军民也是人。>
对杨博而言,人少了反而不好,人越多越好。>
如今汴梁周边没有大股的金贼,小股部队,对上几万挣扎在生死线的败军残民。>
胜负未知,但败军残民的胜算更大一点。>
安排金六郎去挑拣精壮。>
接下来还要分派物资。>
劫寨弄来的牛马车辆,还有甲士,都是满负荷的。>
这样的负重,走不了长途。>
物资分配不好,会极大的影响每天的行程。>
困守东京汴梁近四年,这些被遗弃的残民,也经过了初步的优胜劣汰。>
老弱病残活下来的几率不大。>
有了粮食补充,体力也会很快的恢复。>
许多饿极了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