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细雨骑驴染征尘(4/5)
两个折返之后,除了最初落马的两个金贼,战场之上再无一个敌骑。>
又是一大坨狗屎踩在脚下,杨夫子也在回味。>
金贼的战马,没经历过疑似同类惨嚎这样的训练,才会如此不济吧?>
落马的两个,也不用杨博招呼。>
占了绝大优势的金三娘等人,‘噼哩咔嚓’,就送两人回归山林了。>
胯下黑驴经过两个折返也慢慢力竭。>
极速奔跑之下,臀股麻木了,哀嚎也停下了,只剩‘呼哧呼哧’的喘气声。>
杨博骈腿下驴,检查了一下好战友的伤处。>
枪头依旧被吸在了伤口上,失血不算太多。>
现在不能拔掉枪头,弄不好就会跟金贼一样呲血的,只能待会儿进了寨子再说了。>
先是一个铁浮屠,后面又跟着十骑精骑,汴梁城外的局势不容乐观。>
今天走了狗屎运,先有铁浮屠以脸撞拒马。>
后有好战友大黑驴,惨嚎惊十骑,自己捡了大便宜。>
加上自己突然的到来,再一再二不再三。>
后面的金贼算作一波,正好交了两次好运。>
好运气差不多用完了,杨博可不敢再浪了。>
再浪怕是要被金贼的骑兵切西瓜的。>
见寨子里的三娘、六爷、关三郎一众人,正在向自己靠拢。>
杨博抓紧缰绳,审视了一下全身上下,这才慢慢的气沉丹田,下巴抵住声带,低沉的吐字开声:>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夫子未?细雨骑驴战金贼。”>
一首诗念完,杨夫子感受了一下意境。>
默默对步履蹒跚的陆爷说了一声对不起。>
他杨夫子抢占了先机,或许陆夫子还会有新作问世。>
扫视一圈,见女书史跟三娘的眼里都带着星光,显然是懂诗、爱诗的。>
杨博不等众人叫好。>
以手作抚须状,摇摇头,继续大声沉吟。>
“诗是好诗,可惜有些不合辙。>
金贼顺吾心,金人则合辙。>
可惜了杨夫子的好诗!>
唉……”>
以大声的感叹结尾,心思百转的杨夫子,这才装罢收工。>
两宋之时,除了王安石变法取士讲究经义,诗词才是文人上进的金光大道。>
手刃九贼,加上一首可传天下的诗篇。>
再有金人、金贼的尿点,由不得杨夫子不扬名天下。>
自己杨夫子的诨号。>
有了这首集浪漫、野性、家国情怀于一体的诗篇,必然响彻南北。>
做完了心理建设的杨博。>
再次扫视四方,大诗人的金光之下,无人敢与之对视。>
就是这个感觉!>
“小夫子不愧是大儒杨时夫子的侄孙。>
不仅通晓经义,诗词也是霸道无边!”>
有装的,自然也要有捧的。>
六爷金六郎,捧臭脚的手艺不错。>
尤其是霸道无边四字,真是深合杨博杨夫子的心意。>
赵苟爷麾下的文臣,缺乏的就是这种霸道无边的豪气。>
将这四个字传扬出去之后。>
无论是在朝作狗官,还是在野作诤臣,都是汴州杨博的资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