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名琴雁响(2/3)
黄鹤楼啊,这可是千古名篇,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评此诗,为唐人七律第一。>
这当然有争议,但足以说明它的份量,一旦写出,只怕能震惊天下。>
只是可惜,现在还不到它出世的时候。>
因为顾谨言,还没有机会踏出北海,更没机会前往黄鹤楼。>
不到黄鹤楼,直接把这首诗写出来,那不叫扬名,那叫作死。>
而且时间不对,地点不对,味道不对,可能糟蹋了这首诗。>
于是顾谨言下定决心,以后有机会,不管为了什么,黄鹤楼也是必定要走一遭的。>
装逼,不是。>
人前显圣的事,哪能少得了这首诗。>
……>
回到南三号士舍,郭兴扬,宋时彦,张宝欢三人还没回来,毕竟老师虽然走了,课程可还没结束。>
众人可不敢如顾谨言那般轻易翘课,毕竟他是被老师带走的。>
谁也不能多说什么。>
看著空荡荡的士舍,顾谨言走到床榻边解下琴盒,放置于床榻一侧,然后自己脱掉靴子,上床盘膝坐下,打开琴盒,然后小心翼翼将雁响琴捧了出来。>
将其横置于膝,顾谨言深吸一口气,再次弹响了‘单父曲’。>
这一次,有了阳伯清老师的解说,顾谨言对于琴中深意更有了解了。>
这就是一首圣道教化之曲,圣人弟子宓子贱使用琴曲,教化单父县的父老乡亲,将红尘万丈所有事情,都融入了琴声中,身不下堂而单父治,这就是琴曲治世的典范。>
而知道了这一幕,再弹此琴,感受就截然不一样了。>
更多的红尘气息,从琴弦之上升腾而起,弥漫成烟,这些气息凝聚成成千上百的小人,或下地劳作,或树下休憩,或照顾小儿,或牙牙学语……>
世情百态,人情往来,都在其中。>
弹奏雁响琴,顾谨言感觉更易静心,定神,亦更容易催发出这琴中红尘之意,显然,名琴和普通琴具,的确大有不同。>
将来,若顾谨言能踏入琴道第一境,入境,演化琴道异相,想必自然更加容易。>
若要演化琴中杀伐,威力自然也跟普通木琴不可同日而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就是名琴的珍贵之处。>
好的古琴,的确更能发挥琴道的威力,有的甚至本身便是一件异宝,珍贵无比。>
若能注入文气日日滋养,说不定甚至能养成琴道文宝,与儒生的身份相得益彰。>
……>
夜晚。>
郭兴扬三人从食堂回到士舍,发现架在一旁的雁响琴,也一个个凑过来围观,甚至一一上手试了一下,一个个都受不释手,甚至眼中露出羡慕之色。>
好的古琴,价钱可是极贵,动辄几百甚至上千两银子,更好的上万两,甚至几十万两的都有。>
顾谨言这雁响琴,虽然不是琴中极品,只怕几百两银子也是打不住的,至少也要上千两,普通人家哪里置办得起。>
哪怕是四人之中家境最好的张宝欢,家中薄有余财,只怕也没有这么多钱,供他挥霍。>
不过,试验过古琴,张宝欢却神色灰败,这一夜睁大著眼睛,一刻不敢睡。>
但是,越是强撑,越是难受,最终还是眼皮不断打架,最终靠在床头,打算小眯一下,就彻底昏睡了过去。>
而在他睡后没多久,忽然,一道粗若儿臂的紫色闪电,从窗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