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第五更(2/4)

原大将军萧峰之子,萧远图披麻戴孝直上朝堂,自请出征,告别了因父亲去世,日渐消瘦的母亲,毅然远付关外。

五年拒敌关外,扫平关中,三年安定家国,两年纵横草原,一时声望无两。正此时萧大将军母亲过世,遂令其夫人带大儿子,二儿子回长安祭拜,亲自于玉门关外坑杀草原数十万青壮俘虏,凶威赫赫,可令少儿止哭。亲守百日后凯旋,巡视关内诸郡军务,终于过年前返回长安。

皇帝甚是高兴为表其功,亲自出城迎接。

在军前颁旨封其为安国大将军统领天下兵马,并定当日为大唐天宝元年一日。

正此时,长安城外一道金光入城,漫天金霞,突的一声好像雏鸟初啼般的声音,响彻长安,久转不绝。全长安一阵欢腾,以为吉兆。

有传当时皇帝看着金霞掩映下像披着金甲一样的将士抚掌大笑说:“好,好啊。这才是我大唐雄师,萧爱卿带的好啊,你们都是大唐的脊柱啊“。

笑着摆摆手命左右去问问那金光是怎么一回事。

不久便有一太监,急跑回来高呼”皇上大喜,大将军大喜“。

“哦,朕与大将军何喜之有,速速道来”皇上欣喜的说道。只见那太监急忙喘了一口气:”启禀皇上,大将军府吴夫人难产,大夫说胎儿难保,吴夫人不愿放弃,急的将军府上下鸡飞狗跳,连大将军归来都顾不上迎接。正巧那一道金光,掠过皇城上空,直射入萧大将军府大堂,金光映满大堂,大将军的三子应光而生。啼哭声与那鸟啼相应。这一定是天佑我大唐,福星高照啊。“这时萧家家仆也赶到证实了此事。

皇上听后眉角微微一动,回过头对身后还在愣神的大将军说道:“呵呵,萧爱卿啊,卿家第三子降生,金玉满堂,这是个吉兆啊,要不朕收其为义子,命其名为金玉如何,哈哈。”

萧大将军听后猛然一惊“啊,不可不可,皇上我家幼子何德何能当此赐,万万使不得啊,在说金字太贵,留白即可,玉字太高,取音羽就好,恳请皇上收回成命。”说完俯身下拜。

皇上沉默半饷“呵呵,收子之事朕暂且不提,名字吗,就依爱卿所言,取白羽。不过这义子没收成,给朕当个驸马总成,等等朕命人为爱卿打造一幅金甲,赐眼前军队为金甲军,着为长安卫。当做聘礼爱卿就别拒绝了吧。“

“这~~”萧大将军迟疑道。

“朕看爱卿远回疲乏,将士疲惫,就都先退下,休息去吧,不过庆功宴可别迟到了啊。朕还要好好犒劳犒劳你们。”

“遵命,陛下,微臣告退。”说完萧将军忙叫过家仆,匆匆赶回府去。

转眼九年已过,成为了如今的金玉满堂,九公主驸马,萧家三子,萧白羽。

这便是那说书人样的老者说的金玉满堂的故事。

蜡黄脸的少年听完后低下头,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若有所思。看着围着的人群慢慢散开,他便默默的向越来越拥挤的擂台去了。

焦飞在观看长安大典时,与一白衣少女邂逅,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却没有想到这萧白羽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萧白羽飞快的下了马,交给了身后跟来的家仆手中。不看周围的守护擂台的侍卫,如若无人快步的绕向擂台后,这时一个虎背熊腰表情严正却稍显稚嫩身披甲胄的靑年迎面走来,“站住,三弟,好不容易回来,不先去向母亲请安,来这里凑什么热闹。”不等其说完,一个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其旁边一身儒服,却显风流的文士打断道:“好了大哥,三弟这次花的时间比以前久了很多,去的也远,风尘仆仆的,你就少说两句好了,反正回家母亲还要继续念叨的。”

萧白羽看着眼前稍显严厉却不乏关心的两人,思绪却开始有些飘忽起来,作为萧家三子的日子怕是长久不了,这温馨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