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377章 大唐军民鱼水情(2/2)

大唐百姓受苦,我们乃是大唐军队,怎么可能坐视不管。”

这理由足够伟光正,恐怕传回朝廷之中,还会有不少的书生写上几篇美文称颂一番。

而且尉迟敬德如今是携“大胜”而归的将军,驻军停留的理由又是打着“为国为民”的口号,此事便顺理成章地给定了下来。

至于帮助百姓重建家园要多久,这就完全是尉迟敬德说了算了。

就在尉迟敬德开展军民鱼水情工作的时候,一支从大周国而来的金吾卫小队也开始往大唐境内前进。

张远山这位指挥使亲自带队,不远千里到了鹰愁涧,然后上千人化整为零四散搜索,要找到那一株特殊的野生水稻。

只可惜,找了许久,依旧没什么收获。

野生水稻,可不像是长在良田里面的种子,一眼就能够看见。而是要在深山密林,河边山溪,各种地方慢慢找才行。

但区区一千人,对于整个鹰愁涧来说,就像是一把细沙洒在海上。想要将每一寸土地找个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张远山他们只有一年的时间,若是在明年开春之前找不到这种野生的水稻,就无法用扶桑神树的能力改造其他作物,那大周就要一整年颗粒无收了。

这是关乎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容不得有半点差错。

“指挥使,我觉得这样找下去,怕不是办法。这地方实在是太大了。”左凌风伸了伸腰,从草丛里面爬出来对张远山说。

“但如今也只有这个办法。”张远山也擦了擦脸上的汗,坐在地上。

这段日子一来,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弯着腰的,即使金吾卫人人修炼过长生诀,也有点吃不消。

“我们对这地方一无所知,光是每天拔草,效率是不是太低了些”左凌风抱怨道。

“你有什么好办法”张远山问道。

“我想找这附近的村民问问,他们肯定比我们对这附近更熟悉些。再说了,要是那水稻真长在附近,那肯定不会只有一处有。这是野生的,不会自己圈一亩地扎堆地长。”左凌风道。

“但我们已经将附近都找了一遍,这鹰愁涧附近好像并没有人烟。”

“那就往更远找,兵分两路,说不定找到的机会大些。”左凌风一脸坚毅的表情道。

“得了,你小子就是想去偷懒。”张远山毫不留情地戳穿了左凌风的想法。

这小子肯定是钻草丛钻久了,找个借口开溜。

不过仔细想想,一千人在鹰愁涧这里乱找,少一个也没差多少。要是让左凌风往更远处走走,说不定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念及于此,张远山便同意了左凌风的计划,让他带着十个金吾卫,朝着大唐境内走看能不能找到百姓问一问这野生水稻之事。

左凌风得令,高兴得脚下生风。一天之内就带着金吾卫跑出数百里远,来到了尉迟敬德大军驻扎的镇子附近。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